其一·名字
有一次和大学的朋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。
聊起各人的中文姓名。
然后我很搞笑的对他们说:“你信不信如果有人在背后喊我的名字时,我一听就知道是大学还是中学的朋友叫我?”
他们很感兴趣地问我,“为什么?”
“因为你们会把我的名字喊成‘富没’,我的中学朋友会叫我‘符美。”
结果他们在都在暴笑,“酱都可以~”
我假装一脸正经的说:“是啊!你们都走音~”
我还特地把“走音”二字的语气加重。
不过走音这么多年,我都习惯了。
如果他们正经八百的叫我,反而不自然的是我。 (莞尔 biggrin.gif )
大学里,大家的文化背景都不同。
有些纯英文背景的,有些纯马来文背景,有些英文加福建……
为了方便不识中文的朋友记得我的名字,惟有告诉他们我的“罗马拼音”名字。
结果“以讹传讹”,我的名字就变成那样啦! laugh.gif
XXX
其二·朋友
大学,上课方式到底和中学的差别太大。 tongue.gif
每上不同的科目,身边的人不停地转换。
还未来得及打个招呼,人已走得十万八千里远。
所以在大学,好友可能只是那三五七个。
其他的,都是点头之交。
不像中学,整间课室50++人,个个都可以三八的聊。
从课室前端跑到后端,从左端闪到右端,怎样都可以无聊一餐。 18.gif
可能中学时,大家还很纯真,没什么机心,很快可以熟络。
大学,讲话总留三分,开始认识“提妨”和“流言”这四个字。
恶作剧的次数越来越少。
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恶作剧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。
XXX
其三·老师
中学,我会对着历史或物理老师说:“老师,今晚来看球吗?” happy.gif
上历史课,阿祥哥看到我睡着了也没戳破我,罚我写悔过书或在课堂唱歌。
因为他知道我昨天晚上代表学校去比赛,体力透支才累得在上课时睡着。
我们和老师,老友鬼鬼。 18.gif
大学上课进入梦乡,只有两个结果。
一,讲师当你透明。
二,一瞬间,你成为整个讲堂的焦点,因为讲师在骂你,你恨不得在地上挖个洞当鸵鸟。
学生和讲师,一方负责传导,一方负责吸收。
互动,很少。
可能大家从文中觉得我比较喜欢或怀念中学的生活。
这点我不否认,毕竟那段岁月,我的确很快乐。
不过中学和大学的模式到底不一样。
大学是一个转泪点。
它把你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变成一个内敛的大人,为你踏入社会大学作好准备。
所以小学弟学妹有缘读到这篇文,千万别吓着,明天会更好的。
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,勇敢面对每一天。
大家为彼此加油打气吧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